分配规则可允许Q状态的分配,而发货规则禁止这样做. 如果先对重订循环较长的库存进行产品分配,这项功能将很有用. 为了执行库存交易,必须检验产品是否在时间范围内. 如果分配库存的状态设置为A(通常情况),那么可以执行库存交易;如果设置为R,则必须重新分配.
分配规则可禁止Q状态的分配,而发货规则允许这样做. 如果在特殊情况下,由于自动处理不允许,必须手动执行(通过执行装运前的手动分配出货)Q状态的产品交货,则可使用此功能.
在以下两种情况中使用分配规则:
当执行自动分配时(例如,在订单中,或对订单组或工单). 在此情况下,必须执行规则.
在未经过预先分配步骤的情况下直接执行库存交易,进行内在分配时 (例如,工单追踪或直接审核装运). 在这种情况下,应使用规则筛选可选行,但是将执行附加筛选以便只处理库存状态是要发货状态的库存行. 此功能的执行取决于使用的凭证交易的参数定义. 为了实现此类功能,必须通过激活库存设定对交易进行参数定义. 反之,将不执行建议,用户须手动选择要发货的库存行.
注意: 也可以使用参数定义将可用的不同发货规则用于同种类的一个交易类型. 可通过将不同的交易代码对应于各个规则实现以上操作. 执行交易代码将与凭证交易对应. 按照使用的凭证交易的规定,可使用一项或其它发货规则. 例如,可将此功能用于将一项交易设为授权用户可执行Q状态库存发货,而未授权用户则不能执行此类发货.
请您参照 实施的文档资料
由6个字符组成的代码,描述批次序列号和筛选行组识别分配规则. 也可以在屏幕下方录入解释描述.
在录入此信息之后,即可使用规则(在每个交易组的产品种类中).
介绍
在此功能中定义分配规则 可为指定产品定义多个分配规则,每个规则分别与产品种类表中的交易来源对应 (一项规则用于商业交易,一项规则用于与生产相关的交易,一项规则用于内部交易(其它发货与消耗区域重订), 一项规则用于重订和 外协 (外协库位的消耗区域重订功能)交易.
每项分配规则由以下内容组成:
在表头中定义的批次序列号顺序 (可按照批次时间先后属性, FIFO, FEFO, 或LIFO).
和行组,每组定义一个查找子算法. 上述行被称作行筛选.
为了分配产品,将执行第一个筛选的查找算法以便获得一个或多个可选库存行. 实际上,每行都定义了用于设定待分配的库存行的筛选标准.
批次序列号顺序用于在执行筛选行的过程中选择须包括在内的行的顺序 (录入了按平均系数排序参数的情况除外).
如果在第一项筛选中找到的数量足以满足分配,那么处理将到此为止. 反之,将按照第二项筛选的规则执行查找算法,依此类推,直至找到必要的数量(或者在完成所有筛选时发现没有足够的可用库存,存在缺货).
筛选行的相关参数包括:
一个 质量筛选,用于定义在分配中可使用哪些状态( 可将状态A,Q和R组合起来).
一个 库位筛选,可设置为不筛选, 本地库位, 产品库位. 第一个赋值表示可选择所有库位,产品库位和本地库位表示只选择指定的库位, 详情参见下方附件.
标识符DOC (凭证单位), STK (库存单位),和PAC (包装单位),用于定义执行分配时使用的单位. 凭证单位是在原始凭证录入中使用的单位,库存单位和包装单位是在产品记录中定义的.
使用的系数筛选,当在行单位和库存单位之间有多个可变系数时,该筛选用于定义按照系数值f进行的筛选(可用值包括 不筛选, 系数 =, 系数 <=, 系数 >=). 在各种情况下(除了等于系数的筛选)均可按照系数值进行排序(升序或降序,在系数相当的情况下不使用全局排序规则).
以下为参数定义实例并附结果,说明用于管理分配的参数定义方式.
关闭
字段
下列字段存在于这个页签中 :
块编码 1
| 分配/发货规则代码. 在产品类别中定义的产品使用的分配/发货规则. |
|   |
块编码 2
| 用于决定在自动分配和发货过程中使用批次的顺序. 可能的值包括: -按批次(字母顺序) - FIFO - FEFO - LIFO |
限制
| 用于在执行中设定唯一批次的分配或发货. 如果没有完全满足需求的批次:
|
|
表 分配和出货规则
| 分配时允许的状态. |
| 用于按照该字段内容筛选带有库位的存货. 可能的值包括: -没有过滤器 -本地库位 只在生产中使用. 在工作中心中定义车间库位. -生产库位 此为在产品-地点中为相关移动类型管理规则中的库位类型定义的默认库位. |
| 本地菜单是/否. 决定是否包括包装单位是原凭证单位的存货. |
| 本地菜单是/否. 决定是否包括包装单位就是存货计量单位的存货. |
| 本地菜单是/否. 决定是否包括包装单位是其它单位的存货. |
| 系数过滤器 该字段用于按照凭证行中要求的系数对应的存货行PAC/STK系数值筛选存货. 可能的值包括: -没有过滤器 -系数= 存货行的PAC/STK系数必须与凭证行中要求的相同. -系数= 存货行的PAC/STK系数必须 <= 凭证行中要求的系数. -系数= 存货行的PAC/STK系数必须>= 凭证行中要求的系数. |
| 按照PAC/STK系数排序 每个可用单位均可按照PAC/STK系数值对存货行进行排序. 可能的值包括: -不是 -下降 -上升 |
详细描述
| 该字段无链接帮助. |
关闭
使用库存单位为米的产品,但是也可以按卷或轴存储. 该产品保存在多个库位中,但是也有名称为PICK的分拣库位是执行预期库存交易的产品库位.
假设下列库存行是该产品的可用行(表中只提供相关信息):
编号 | 库位 | 状态 | 批次 | 收货日期 | 过期日 | 单位 | 系数 | 数量 |
1 | A | 01 | 01/05 | 01/08 | M | 1 | 10 | |
2 | A | 08 | 01/01 | 01/09 | M | 1 | 5 | |
3 | 选择 | A | 03 | 01/03 | 01/08 | 卷 | 10 | 2 |
4 | 选择 | A | 04 | 01/04 | 01/10 | 卷 | 20 | 2 |
5 | A | 02 | 01/05 | 01/08 | 卷 | 50 | 2 | |
6 | Q | 05 | 01/02 | 卷 | 20 | 2 | ||
7 | Q | 08 | 01/01 | 01/09 | 卷 | 25 | 15 | |
8 | 选择 | A | 06 | 01/09 | 轴 | 2 | 1 | |
9 | A | 07 | 轴 | 6 | 2 | |||
10 | A | 09 | 轴 | 8 | 1 |
在凭证行中有4卷20米的待分配库存(总计80米).
以下分配规则:
批次序列 = FIFO | ||||||
数量筛选 | 库位筛选 | DOC | STK | PAC | 系数筛选 | 按系数筛选 |
A+Q状态 | 不筛选 | 是 | 否 | 否 | 系数 <= | 否 |
A+Q状态 | 不筛选 | 是 | 是 | 是 | 不筛选 | 升序 |
然后按照以下方式执行算法:
只对以卷为单位的行执行查找(排除STK和其它PAC单位),状态可为A或Q(可用3至7行),而且系数应小于等于20(也就是说优先将数量小于要求数量的行区分出来,再区分以轴为单位的行;那么可排除第5和第7行). 使用的批次序列是FIFO. 还剩余的是以下各行按顺序排列:
编号 | 状态 | 收货日期 | 单位 | 系数 | 数量 | |
6 | Q | 01/02 | 卷 | 20 | 2 | |
3 | A | 01/03 | 卷 | 10 | 2 | |
4 | A | 01/04 | 卷 | 20 | 2 |
因此,将按照以下方式对要求的80单位进行分组: 2卷20米(状态Q),2卷10米(状态A),1卷20米.已满足需求,无须使用第二项筛选.
分配规则如下:
批次序列 = FIFO | ||||||
数量筛选 | 库位筛选 | DOC | STK | PAC | 系数筛选 | 按系数筛选 |
状态A | 不筛选 | 是 | 否 | 否 | 系数= | 否 |
A+Q状态 | 不筛选 | 是 | 是 | 否 | 不筛选 | 升序 |
库存行与上一个示例的相同,将按照一下方式执行算法:
只查找以卷为单位(排除STK和其它PAK),状态为A的行,而且系数必须等于要求. 这表示只有4个可选行,但是不足以满足分配(总数量=40). 因此,须使用第二个筛选.
第二个筛选用于处理状态为A或Q,以卷或米为单位的行,并按照系数升序排列(那么先查找散装的以米为单位的库存行,再将含有卷的单位的行按照米数升序排列). 等于系数的行按照FIFO顺序排序.
最后,按照以下顺序显示筛选过的行:
编号 | 状态 | 收货日期 | 单位 | 系数 | 数量 | |
4 | A | 01/04 | 卷 | 20 | 2 | |
2 | A | 01/01 | M | 1 | 5 | |
1 | A | 01/05 | M | 1 | 10 | |
3 | A | 01/03 | 卷 | 10 | 2 | |
6 | Q | 01/02 | 卷 | 20 | 2 | |
7 | Q | 01/01 | 卷 | 25 | 15 | |
5 | A | 01/05 | 卷 | 50 | 2 |
因此,可按照以下方式执行分配: 2卷20米,5米散装,10米散装,2卷10米和0.25卷20米.在实际发货中将按照应用的单位管理处理最后一个库存行: 既可用使用分数单位管理(将留下1卷20米的1.75倍),或用除数将该行分为两行(一行以米为单位,数量是15,另一行是剩余的20米的一卷,数量是1). 详细规则参见默认 产品种类中的计量单位管理.
分配规则如下:
批次序列 = FEFO | ||||||
数量筛选 | 库位筛选 | DOC | STK | PAC | 系数筛选 | 按系数筛选 |
状态A | 产品库位 | 是 | 否 | 否 | 系数= | 否 |
状态A | 产品库位 | 是 | 是 | 否 | 不筛选 | 否 |
状态A | 不筛选 | 是 | 是 | 是 | 不筛选 | 升序 |
库存行与上一个示例的相同,将按照一下方式执行算法:
第一个筛选将只处理PICK库位的A状态,20米一卷的库存. 库存行4是唯一符合要求的库存行,但是这不足以满足需求.
第二个筛选只处理了PICK库位,状态为A的成卷或散装的库存. 有效使用接近过期期限的批次. 库存行3和8符合要求,但是该数量仍不能满足待分配数量
不计单位,按照系数升序对所有状态为A的其它行进行处理. 按照顺序,可用的行是行1和2(单位数量相同,因此按照过期日的顺序选择),以及行9和10.
最后,按照以下顺序显示筛选过的行:
编号 | 库位 | 状态 | 过期日 | 单位 | 系数 | 数量 | |
4 | 选择 | A | 01/10 | 卷 | 20 | 2 | |
3 | 选择 | A | 01/08 | 卷 | 10 | 2 | |
8 | 选择 | A | 01/09 | 轴 | 2 | 1 | |
1 | A | 01/08 | M | 1 | 10 | ||
2 | A | 01/09 | M | 1 | 5 | ||
9 | A | 轴 | 6 | 2 | |||
10 | A | 轴 | 8 | 1 | |||
5 | A | 卷 | 50 | 2 |
因此,可按照以下方式执行分配: 2卷20米,2卷10米,1轴2米,10米散装,5米散装,0.5轴6米.
以下分配规则:
批次序列=批次 | ||||||
数量筛选 | 库位筛选 | DOC | STK | PAC | 系数筛选 | 按系数筛选 |
状态A | 不筛选 | 是 | 否 | 否 | 系数= | 否 |
状态A | 不筛选 | 是 | 是 | 是 | 不筛选 | 否 |
库存行与上一个示例的相同,将按照一下方式执行算法:
第一个筛选只处理20米每卷,状态为A的行,库存行4是唯一符合要求的库存行,但是这不足以满足需求.
第二个筛选不计单位,按照批次编号升序对所有状态为A的其它行进行处理. 按照顺序,找到的行是1,5,3,8,9,2,10,但行1和5就可用满足需求.
编号 | 状态 | 批次 | 单位 | 系数 | 数量 | |
4 | A | 04 | 卷 | 20 | 2 | |
1 | A | 01 | M | 1 | 10 | |
5 | A | 02 | 卷 | 50 | 2 | |
3 | A | 03 | 卷 | 10 | 2 | |
8 | A | 06 | 轴 | 2 | 1 | |
9 | A | 07 | 轴 | 6 | 2 | |
2 | A | 08 | M | 1 | 5 | |
10 | A | 09 | 轴 | 8 | 1 |
因此,可按照以下方式执行分配: 2卷20米,1卷10米,50米1卷的0.6卷.
默认库位指的是在产品-地点记录中定义的. 此处的表格列出了默认库位与库位类型的定义. 可按照产品通过设定不同的名称定义多个默认库位(例如分拣,退货,卸货区,仓库…). 描述 (及管理的库位编号)是在产品种类中定义的. 可在采购或销售的产品的产品-地点记录中定义3个名称为 收货, 仓库,分拣的库位,而在生产中使用的原料只能有2个库位(收货, 工作中心).
而且,在与各个交易类型 (和可能存在的子类型)对应的生产种类中定义优先选择库位(例如分拣库位). 有效库位可成为优先级筛选标准(该库位在库位筛选中被称作产品库位). 可将用于设定某些库位代码字符的字符(*)或(?)加在根代码之后定义一组优先选择的库位. 在这种情况下,将对所有带有相同的根代码或掩码的库位进行查找. 如果所有的库位中有缺货存在,将不在缺货中录入库位代码. 如果对上述规则中规定的一个库位执行收货,则不能通过收货自动调整此类缺货. 如果在产品-地点记录中未设定库位(仅使用(*)通配符),系统将视为没有优先选择的库位.
在多数情况下,按照定义的规则在 产品-地点记录中指定定义一个默认库位就足够了. 但是,存在多种特定情况可用于定义不同的默认库位. 在以下情况下:
物料追踪,当工序为普通工序且有和工作中心相关的库位存在时.
物料追踪,当工序为 外协类,且库位是和供应商对应的商业伙伴类库位时.
为了在分配算法中强制选择该库位,执行在 库位筛选中指定本地.